每年12月22日前后,是冬至。冬至時,黑夜最長、白晝最短。古人在看到“陰極之至”的同時,敏銳地感受到“陽氣始生”,正所謂“冬至一陽生,天時轉日長”。
所以冬至時的一句吉祥話,便是“迎福踐長”。“冬至陽氣起,君道長,故賀”,在漫漫冬日里,因陰陽流轉,于是有了一份慰藉和期許。
“夫冬至之節,陽氣始萌”,陽氣之萌并不如草木之萌那樣直觀,是偷偷地悄然萌動,所以被描述為“潛萌”。因為“陽氣”開始逐漸生長,默默地為萬物復蘇做著鋪墊,“故曰冬至為德”,這個節氣是在積“德”。
古時冬至養生的原則是“不可動泄”。人最好別折騰,“安身靜體”,有人更是“以至日閉關”。各種“工程”也都停了,冬至時“土事無作”,別動土,別做“鑿地穿井”之類的事,不要“發天地之藏”。萬物都在閉藏、休眠,大家相互之間最好能夠做到“靜而無擾”。所以冬至時,“萬物閉藏,蟄蟲首穴,故曰德在室”。
似乎冬至時節,人們好好在屋里待著便是一種美德。既是呵護自己,也是愛護“別人”。
自古以來,冬至是一個“大”節氣,以隆重程度而言,是“冬至大如年”。說到“冬至大如年”,就不能不說到北京的天壇。因為明清時期“國家級”的祈天活動均在此舉辦。其中,一年一度最盛大的祭天盛典便是在冬至日。冬至祭天,這也是眾多朝代最重要的與節氣相關的“官俗”。
1914年,當時的民國政府將陰歷元旦定為春節,將端午定為夏節,將中秋定為秋節,將冬至定為冬節。也就是說,在一個世紀之前,冬至依然是與春節處于同等規格的節日。不過在我國的澳門,冬至依然是法定的公共假日。
在講究陰陽的古代中國,冬至的至陰,意味著陽氣始生,是一件喜興事,是一個氣運之拐點。所謂“冬至大如年”,既是“官俗”,也是民俗。
每逢一個節氣,最熱烈的話題往往是“這個節氣吃什么”,冬至更不例外。小雪臥羊、大雪臥豬之后,冬至的吃,注定是豐盛的。“冬至不吃餃子凍耳朵”,那就好好吃吧!北方食餃,南方食粑。冬至如年,糯米做圓。冬至餃子,夏至面。冬至蘿卜,夏至姜。
冬至還有一個習俗,就是送鞋,它是藏之終,生之始,故也稱“亞歲”,重要性僅次于除夕。歲月要走過,所以,亞歲迎祥,履長納慶,送鞋是為納更多的吉祥。
按古人說法,冬至是一個安靜之節。這是為順應陽氣剛萌動的天時地理——它初萌微弱,需大家一起呵護之,以天下靜扶助微氣以成萬物,共同成就一個健康、明媚的春天。
由此,這一日要關閉城門,關閉市場,停息戰事,禁止喧鬧,所以,冬至夜是一年中最安靜的長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