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二十二個節氣。這一天,太陽直射南回歸線,北半球白晝最短,黑夜最長。
古人形容冬至:陰極之至,陽氣始生,日南至,日短之至,日影長之至,故曰“冬至”。冬至是“數九寒天”的開始之日,從冬至這天起,就開始“進九”,天氣將越來越寒冷。
冬至三候
一候蚯蚓結。
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,此時陽氣雖已生長,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,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。
二候麋角解。
麋與鹿同科,卻陰陽不同,古人認為麋的角朝后生,所以為陰,而冬至一陽生,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。
三候水泉動。
由于陽氣初生,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并且溫熱。
冬至食俗
冬至這天,正是天氣日漸嚴寒的時候,我國人民互相問候,并通過吃熱食來慶賀冬至,可以達到御寒的目的。一般北方多是吃餃子、喝羊肉湯,而南方多是吃湯圓,祭祀祖先。各地有不同的風俗和飲食,不可同一而論。
【冬至日,北方多吃餃子,這其中還有一個故事。相傳醫圣張仲景在寒冷的冬天,看見不少鄉親的耳朵被凍爛了,心里非常難過,就叫弟子搭起醫棚,用羊肉、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里煮熟,撈出來剁碎,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,再下鍋里煮熟,做成一種叫“驅寒矯耳湯”的藥物施舍給百姓吃。服食后,鄉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。后人學著“矯耳”的樣子,包成食物,也叫“餃子”或“扁食”?!?br/>
【冬至吃羊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。相傳,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羊肉,覺得味道特別鮮美,贊不絕口。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習俗,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。】
雖然在冬至,各地飲食風俗不一樣,但是,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希望和向往,全國人民都是一樣的。
冬至保健
冬至在養生學上是一個最重要的節氣,有”三九補一冬,來年無病痛“的說法。
多食溫補少食寒涼
在飲食調養方面,宜食一些清淡的食物,不宜吃濃濁、肥膩和過咸的食物,還不可過食太過辛辣刺激的食物。冬天陽氣日衰,脾喜溫惡冷,因此最好吃一些溫熱食物來保護脾腎,吃飯也最好是少量多餐。
注意防寒保暖
冬至到小寒、大寒的這段時間,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,在此期間應注意養生“冬藏”。要注意防寒保暖,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戶外活動。
如果外出,應特別注意頭部和足部的保暖,以防發生凍瘡。天氣寒冷時,最好還要戴上帽子、口罩、手套避免寒氣的侵入。
冬至寄語
冬至,數九寒天,是最寒冷的。
但冬至的記憶總是溫暖的,那是鍋里翻滾著的白白胖胖的餃子,是離新年愈來愈近的喜悅,是無數平淡日子中的又一抹亮色。
白居易說:想得家中夜深坐,還應說著遠行人。
冬天時,總有人在路上,或求學,或工作,漂泊的滋味不好受,可是,我們始終知道,總有一些人在想著你,總有人會為留一盞歸家的燈。再冷的寒冬,也有絲絲暖意。
杜耒說:寒夜客來茶當酒,竹爐湯沸火初紅。
寒冷的冬夜,如果有一個朋友,與你一起烤火,飲茶,友人的影子映照在沸騰的火爐上,
那么可親,那么溫暖,外面的雪也顯得那么美,冬天,有友,有熱茶,好暖。
愿這冬日如你,永遠艷陽高照、滿懷溫暖!